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自字裡行間誕生的字與畫」~ 展場單元介紹


「我有多常低頭看著自己用自來水筆書寫的紙張,便有多常凝望窗外。」土耳其當代大作家帕慕克在哈佛講堂中曾這樣說。他是小說家,窗外的一切經過他的眼,成了生動的人物,他提醒我作家不是封閉的孤獨寫作,而是將自己投身世界,將平日的觀察轉換成栩栩如生的文字畫面。他甚至將自己的小說物件蒐集起來,辦了一場撼動文壇及藝術圈的展覽,呈現他創造的世界。作家或許不像我所想的孤單寂寞,因他們的心靈世界是如此豐富而深刻。

每天上班我都得穿過溫州街,那條愜意的小路。我最享受的是邊騎車邊沿途欣賞家家戶戶的植栽和窗景,他們讓我想到歐洲人,經常是「有意識的」經營著居家周圍的景致,抱持著「有人會看見、會欣賞」的心情佈弄一個小花園、小菜圃。自陽台懸掛而下的蔓性植物是他們決定悠哉的記號,是閒適生活的宣言。我感謝他們用心經營的每一個小角落,在我徐徐騎過時,畫面送進眼簾。突然之間,我明白種植是多麼有影響力、渲染力的興趣。

我最喜歡的早餐店是在一個自家騎樓下,老闆利用旁邊的停車位種滿綠色植物,沒有花,大多是觀葉植物卻生意盎然。「老闆這都你種的喔,好厲害!」我說。老闆得意的微笑,「對啊!」彷彿是第一次有人注意到他的園子。我的蘿蔔糕好了,轉身去牽腳踏車,抬頭一看,是一棵好大的芒果樹。

紙上花園展覽中有一個單元叫做「自字裡行間誕生的字與畫」,我們精選了幾篇獨具畫面感的作品,「馬鈴薯魚的誕生」就是其中之一。作者說這是她高中時寫的詩,當時剛好課堂教到巴爾幹半島的紛爭,有感而發寫下的詩。童言童語,卻帶有淡淡的哀傷,像是以一個孩子的口吻描述令人無奈又惆悵的戰爭。

《馬鈴薯魚的誕生》全詩   臺大政治系 黃彥瑄

馬鈴薯魚的誕生
是那樣帶著圓圓的夢在土裡
也是圓圓的夢在傻呼呼的樹蔭下
餘燼裡的平靜恰若晚陽
小小的手掌裡是挑剩的馬鈴薯
小販說不用錢的小小馬鈴薯
矮矮的男孩堅持拿出存了一星期的零用錢
小小的馬鈴薯在他眼裡是胖胖的月亮
盈握掌中是淡淡的月光
他帶回了淡淡的月光
向晚的菜場對著他的背影微笑
小小的馬鈴薯蜷在男孩的口袋
五顆彈珠、三條橡皮筋和一隻沉睡的蚯蚓
扁扁的馬鈴薯在陰影之中哭泣
小男孩的夢裡曾有戰火
斷成三截的路是無法回家的悲傷
雲朵遮蓋天上的十字架
迷路的孩子找不到故鄉的方向
馬鈴薯在砲聲嚇得長不大
浸在火藥味裡的是再也回不來的童年時光
履帶壓過了兄弟姐妹
馬鈴薯綠綠的葉被淚水洗得發黃
小男孩給馬鈴薯雕上了鰓
倚著鰓的是薄薄的鰭
伸不出芽的芽眼是天生的魚鱗
無法端上桌的小小馬鈴薯成了小小的魚
褐色的皮裡是純白的心
小小的魚搖搖尾巴
划著風宛如新木做的風鈴
小男孩在清澈的曲裡入睡
粼粼的水光中有兩雙溫柔的眼睛


插畫/Daniel Hsieh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Things are Scattered;We Pick them Up 一場活的展覽

                                                                                             文: 紙上花園展覽策畫/王學寧

開展10天了,原以為一開展展覽就差不多定型,沒想到植物讓展覽活了起來,每天都有不的變化,我們為這些變化忙碌著,也享受著。桌上、畫框旁的小盆景每隔幾天就會「輪班」,輪流出去曬太陽或是喝水,讓展覽裡的植物隨時保持在最佳的狀態。每株小盆景都是花藝社指導老師劉媽的小巧思,幾個月下來,她用最自然的方式,教我們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把綠意帶進生活裡。觀眾在這除了能閱讀歷屆臺大文學獎的得獎作品,還能欣賞各式各樣的植物。

有觀眾來了第二次,說「你們這裡又不一樣了喔!」植物為我們變換每天不一樣的景色,也營造了獨特的展場空間。現在科技、網路發達,許多藝術品能在線上尋得圖片、甚至來場3D逛展,讓我不禁思考怎麼樣的展場讓人必須「親臨現場」,"Be there."
每一次的佈展我們都與展場設計充分溝通,希望除了能完整呈現展品,還能營造獨特的氛圍,一種觀眾來了立即能感受到的氛圍,不論是視覺、嗅覺、聽覺或是觸覺,讓人覺得能花時間,坐下,覺得來到現場是值得的。 我們想提供的是一個心靈休憩的空間。

這次的展場設計是以前大學的學長,建築背景的他,所用的材料是舊電線桿橫木、鋼筋、鐵件等原本應是剛硬的材料,不過透過他的全新詮釋、重組,將藝文中心的小教堂大改造,成了一個鋼筋森林,和下頭懸吊著的手繪插畫、植物,成了有創意的對比。

我將紙上花園定義為一場「散步型」的展覽,蜿蜒在我們設計的走道,可坐可站,可閱讀一篇文章,可欣賞一株植栽,也可以仰頭觀賞教堂的空間與光線。展場裡的小東西很多、很零散,一時之間沒法好好和你們一一說明,還請準時收看我們的園丁日誌,我們將陸續分享展裡的元素、物件。寫日誌不僅是和觀眾分享,也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交代,紀錄展覽的過程呢!

今天騎著腳踏車,邊想著展覽的種種特質,心頭忽然冒出一句話:"When Things are Scattered, We Pick them Up ." 很多時候思緒零散一地,唯有我們彎下腰來,一一拾起、重新觀看,一切才有了意義。

攝影/AdDa Zei
展場設計:藍領設計








    工作人員在展場中悠閒用餐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閱讀的人 相約在繽紛的展

看到同事的裙襬, 我就知道春天來了。雨季過後接連的好天氣,讓人趕緊換上輕薄長紗,成為微風的一部分。「紙上花園-臺大文學獎閱讀展」上周五順利開幕,我們在一個冷冷的陰雨天開幕,希望未來能一天天的轉晴。

春天雖然多雨,仍然抵擋不了她濃烈的氣息。上周日一位觀眾說:「你們這展太繽紛了!」若要形容這個展,「繽紛」確實滿貼切的,我們有花園、有書本、有閱讀的人。

攝影/江昱德

閱讀的人,沿著畫框和紅色藤蔓,文字與圖像為我們開路,下雨也好,在植物綠光下,靜靜讀書。沒有什麼事情比閱讀更孤獨卻又同時與外界世界連結,閱讀乍看下是個孤獨的行為,讀者腦海中卻構築著作者所創造的街、隧道、城市。一點也不寂寞。

     插畫家Daniel

開幕當天插畫家Daniel Hsieh也來到了現場,(其實前一天我們就一起佈展到半夜,真是難忘的經驗呀!)這次的展覽除了展出臺大文學獎歷屆得獎作品,我們也精選出一些段落給Daniel發揮、創作,由文字轉換成圖像。文本頓時活了過來。前幾天幾位外國朋友來看展,雖不認得中文字,卻也享受著美好的插畫。這一張張精緻小巧的插畫都是Daniel的原稿呢!

閱讀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季節的支持,
儘管朝我們走來,進入一個不一樣的文學空間。
展覽花園有株落雨松,他知道春雨已經降臨,
雅致的葉上有著一顆顆透明的水珠。

【紙上花園 展覽開放時間】

4月11日 至 5月31日 10:00至17:00 (每周六以及5/10,5/23休展
官網:http://arts.ntu.edu.tw/activity/view/menu_sn/2/sn/120

【延伸推薦 關於文學與寫作的好電影】

口白人生
里斯本的夜車
客製化女神
黑蝶漫舞